從這邊看到的~
舊聞了,不過這早可見得一班。
還是貼出來吧~感覺很差~~ >_<
----
學生會選舉 各大學冷到不行
【聯合報記者/連線報導】
各大學最近陸續舉行學生自治幹部選舉,不少學校是同額競選,或是只有個位數的
投票率;學生參與學校公共事務的熱度,遠不及野百合學運世代,「冷到不行」。
■ 台大/只有一位候選人
台灣大學日前學生會會長選舉,出現有學生會長選舉17年來第一次,僅 1位候選人
報名狀況。台大學生會會長王威中表示,因為只有一組候選人,最後只有1700多人
投票,比起去年的 4千多票少了許多。
大學生越來越不關心學生會,王威中認為跟學生會功能是否蓬勃、學生是否願意參
與公共事務都有關,兩者也互相影響。王威中舉例,台大校長今年改選,學生會舉
辦假投票,並要求所有候選人簽署學生會提出的要求,「但投票率就是很差。」
■ 中大/連候選人都沒有
中央大學學生會今年則出現沒有候選人的狀況,學生會會長楊閔盛表示,從四月初
開放候選人登記,延了3次截止時間,一直到5月底都沒人登記參選,今年的學生會
會長面臨難產。
■ 逢甲/對公共事興趣缺
逢甲大學學生會長陳正欽的見解頗符合現況。他說,過去大學生活「金三角」是學
業、社團、愛情,「七年級」的大學生活多了網路、工讀,生活重心分散,個人參
與社團活動在同儕之間容易有被孤立感,反而顯得「異類」,加上社會環境整體缺
乏醞釀理想性,讓七年級生對公共事務興趣缺缺。
逢甲前會長盧俊廷說,這種情形也和經濟因素有關。學生多把時間用在打工,整體
參與社團時間降低,自給自足壓力,也壓縮築夢理想,「野百合世代學生」打工情
形,可能不像現在大學生這麼普遍。
■ 中山/投票率不到6%
學校網站充斥學生的意見和不滿,但學生代表的選舉卻冷冷清清,矛盾極了;參與
學生自治 3年的中山大學學生活動中心總幹事謝富憲表示,許多大學生都以消極面
來看學生自治團體。
中山大學學生活動中心總幹事選舉,近兩年都是在第2次、甚或第3次選舉才產生。
以全校大學部約4000人的規模,上屆選舉只有 200多張有效票,投票率不到6%。謝
富憲表示,40個學生代表,在無人參選的情況下,決定由各系學會舉薦,但被舉薦
的人不見得樂意參與,不參加開會者比比皆是。
■ 暨大/自創校無學生會
創校10年的國際暨南大學,迄今仍無正式的學生會,原本這學期希望能選出會長,
但已確定繼續開天窗。
暨南大學數年前雖通過了「學生會長選舉章程」,但一直沒進展, 3年前公行系學
生林建達有感於學生沒有向學校發聲管道,決定重推學生會。
林建達曾為了學生行車安全問題,召集同學向校方抗議,爭取校門前省道增設路燈
,卻被其他同學認為是異端份子,大受打擊。
但他對學生運動仍不死心,上學期各系學會共同組成「學生會選舉籌備會」,由各
學系推派選務委員,但這些委員有大多數認為是被同學「陷害」,毫不關心籌備會
的事,如此惡性循環,使得林建達身心俱疲。
■ 世新/兩輪投票選出來
世新大學的學生自治會,第 1次投票率不到 1成,依規定不能成立,經 2輪投票,
才讓行政管理系大三的沈佳穎總算當上會長。但這已經比去年好,當時公告 2次選
舉,竟都沒有學生參選,學校直接請學生議會議長陳俞安擔任代理會長。
■ 清大/有兩組人馬競選
清華大學主任秘書葉銘泉表示,清大近幾年學生會選舉大都有 2組人馬競選,今年
已順利選出,但投票率也僅約 1成,去年甚至於連 1成都不到。葉銘泉認為,學生
的心態是「越不給,越想要。」所以在意見無法自由表達的野百合時代,學生對參
與運動很熱中,過去清大學生也曾激烈爭取參與學校事務。但現在校方的各級會議
,都請學生代表出席,這些代表反而興致缺缺。
■ 中正/多數人不想參與
建校16年的中正大學,今年學生會和前幾屆一樣,還是一組人馬、同額競選。
中正大學課外活動組承辦人員陳美如指出,多數學生因不清楚學生會有何具體作為
,全校近萬名學生,僅約3000人加入。她與學生接觸後發現,許多人課業之外寧可
專注於一般社團,也有人當場的反應是「不想與學校作對」。
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助理教授陳慈幸表示,學生因為不清楚學生自治的真正意涵,
或是誤以為學生會是為學生扮演衝撞學校行政體制的反對團體角色,參與意願不高
,她鼓勵學生踴躍加入,學習與學校溝通協調、行政經驗。
■ 東華/曾「倒會」一學年
東華大學曾經在91學年度因為選不出學生會會長,「倒會」一學年。主因是學生會
沒有充裕的經費,校方後來輔導學生會修改組織章程,並把每年撥給學生會的經費
提高到70餘萬元,很快的讓學生會恢復生機、蓬勃發展。
國立成功大學學生會運作一向正常, 5月下旬剛投票選出新任會長,政治系三年級
的李洋宇已在 6月 1日接任。
成大仍有近 2成的投票率,高於一成五投票率的最低門檻。
台中的逢甲大學學生會運作也還算正常,前 2年只有 1組人選,今年則有 2組人選
;東海大學也都一直維持兩組競選,不過與過去曾多達 4、 5組人馬競選的盛況,
不可同日而語。
(記者林怡婷、徐如宜、張柏東、朱惠如、張念慈 、喻文玟、蔡宗明、校園特約記
者陳亮諭、陳愛君採訪/唐復年整理)
【2005/06/14 聯合報】
----
老實說,對於參與學生自治或是公共事務的學生來說,看到都很不是滋味吧~也很難去改變這種情況。
也難怪之前會有所謂的『新五四運動』出現,不是沒有原因啊。
說真的,我認為現在的環境逐漸在變質,才會造成現在的慘況。
雖然心中有滿腹牢騷想說,不過,實在是懶得打了......
看了,想到,就覺得相當 Orz 呀~
BTW, 這兒有幾個相當不錯的研習活動,對你我來說都是可以學到許多東西的啊~
請去看一看,若是覺得對你有幫助、可以學習成長的話,就盡量去學吧!
年輕人,有的就是時間。
年輕就是有本錢啊~
青年與大師的七次相遇
第51屆政治大學議事規則研習營
天主教輔仁大學2005暑期『全國大專校院學生議會暨議事員研習營』
第一屆民主青年代表種籽營
2005青年國是會議
其他還有許多不錯的活動,不過也是一樣,一個字『懶』。
請大家自己去找吧~~
也提供這邊給大家去尋個寶吧...(或許算是吧:p)
Youth Hub-青年交流中心
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
最後,我想說:青年們!請站出來!
若是自己對於自我的事物都不去參與、關懷的話,那未來也沒有人能夠幫得了你了,只有自己能夠幫助自己,天助自助者呀!
星期四, 6月 23, 2005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